红山古埙“重现”朝阳

2025-06-13 07:05:00

捏泥问火,古埙听音。日前,“红山文化陶埙研究工作室”在位于朝阳市的德辅博物馆成立。这是红山文化分布区域成立的首家陶埙工作室,也开创了从古乐器角度研究红山文化的先河。

红山文化是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大小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的一支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6500年至5000年。位于朝阳地区的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晚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已被定义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性遗址。此前数十年,不同学者从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植物学等多维度对红山文化展开细致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德辅博物馆负责人王冬力介绍,目前馆内收藏有兴隆洼、红山文化等不同时期的石埙和陶埙,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物基础。此外,博物馆地处红山文化的核心区,这也为全国学术界对红山文化陶埙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专注中国音乐史研究的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陈秉义一直关注中国历史上不同年代陶埙的制作与演变。他表示,新石器时代后期,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逐渐演变成人们进行祭祀和娱乐的乐器,音乐也随之产生。中国古代音乐在自身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音乐独特的知识谱系和话语谱系,在结构原则、构成法则、表现体系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大相径庭,具有鲜明的特色。

据陈秉义介绍,德辅博物馆收藏的那件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时期石埙是中国埙最早的源头之一。就国内而言,包括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在内的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埙的发现。这说明,史前时期,埙已出现在先民们的生活中了。

据了解,“红山文化陶埙研究工作室”今后一方面继续进行红山文化时期陶埙的学术研究工作,从乐器视角解读红山文化,丰富红山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将利用辽宁域内的优质陶土,还原“红山古埙”的制作技艺,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发扬,让更多人通过古埙了解红山文化、走进红山文化。

(辽宁日报记者 朱忠鹤)

相关文章推荐

  • 2025-07-27

    7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联合主办的“2024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广州站)”在广州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幕。作...

  • 2025-07-24

    在兰州城的西南一隅,黄河水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七里河区便在这臂弯里静静生长。牛肉面馆的蒸气与厂区的烟囱共舞,老式居民楼的阳台与梧桐树的枝叶相望,烤架上的羊肉串与瓜果摊的甜...

  • 2025-07-24

    2025年,白酒行业深陷调整周期。消费疲软、库存高企、价格倒挂成为关键词,头部品牌增速放缓,区域酒企承压求生。在此背景下,陕西柳林酒业集团于7月20日高调发布全新品类“酒...

  • 2025-07-24

    当古老的阴山不再只是地理名词当黄河的涛声里藏着未被探寻的乐趣一场融合文化自然与极致体验的盛宴正等你来赴约“三重九境十八一来二趣渡·阴山”这条全链条矩阵将为你打开全新的大门...

  • 2025-07-23

    闫鸿 摄一节带动一座城,光影点亮西宁。夜幕初降,唐道·637锅庄广场的“光影拾遗”非遗展区内,皮影戏的暖光穿透幕布,映照着孩子们惊奇的脸庞;几步之外的广场上,千人仰头望向...

  • 2025-07-23

    7月22日傍晚,华灯初上,晚风轻拂,位于徐家汇公园内的百代小楼旁人潮涌动,“红韵百代 初心同行”主题活动暨“红途”快闪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作为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红色印...

  • 2025-07-22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万礼妍报道:作为中国人独有的乡村年会,“村晚”逐步成为乡村的文化名片。它用歌舞、技艺串联起乡土记忆,鲜活展现着各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与乡愁...

  • 2025-07-20

    钱塘涌潮,吴音侬语,江南水乡,徽派建筑,齐鲁大地……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之一,这里积累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都释放着蓬勃的活力。2025年...

  • 2025-07-19

    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质疑铂爵旅拍“跑路”,引发关注。对此,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回应称,目前该公司处于停业状态,现场查看发现所有业务已停止。7月18日,界面新闻查询...

  • 2025-07-16

    注意!临时闭馆大家别跑空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临时闭馆公告尊敬的游客朋友:因馆内空调设备故障,自2025年7月16日起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临时闭馆,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