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陈江
微博截图
一份简历在互联网上反复流传,最终被当事人颜宁院士亲自撕下。近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的这份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悉,该简历内容涉及对颜宁科研成果及荣誉头衔的夸大。
或许有人觉得,简历内容反正不是自己传播的,编造夸大点儿也无关紧要。但仔细想想,这种虚构科研成果的行为,本质就是造假!科研成果被过度美化,荣誉头衔随意安插,不实信息一旦传播开来,就像污水流入河流,危害不断扩散。
当下,部分机构和个人似乎陷入“数据焦虑”,总想用亮眼头衔、惊人成果博眼球。今天冒出个“最年轻教授”,明天又来个“诺奖级发现”,这些夸张表述如同学术标题党,刺激着公众神经。这种浮躁风气,就像给科学家穿上皇帝的新衣,看似光鲜,实则暴露了学术评价体系的扭曲。
事实上,学术浮夸的后果远不止于个人名誉受损那么简单。它像一剂慢性毒药,正在侵蚀科研生态的根基。某青年学者因夸大研究成果获得重点课题,最终导致科研资金打水漂;某抗癌神药的虚假宣传,让无数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些例子都摆在眼前,一旦科学传播没了准头,就可能变成伤害社会的利器。对颜宁而言,失实简历既是对其学术声誉的冒犯,更是对整个科研圈的不尊重。
社会上常有人把科学家“神化”,这背后有着深层文化心理因素。如今社会变化快,人们渴望精神支柱,凭借专业权威,科学家成了大众崇拜的对象。媒体热衷于给科学家打造“学霸人设”,公众也期待看到“全能天才”,一来二去,催生出一条造神产业链。然而,真正推动科学进步的,是脚踏实地的研究。屠呦呦在实验室默默坚守几十年,袁隆平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这些真实故事比任何包装都更震撼人心。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试错、修正再正常不过。把科学家描绘成无所不能的超人,既违背科学规律,还会误导大众认知。颜宁微博打假个人简历,恰恰展现出优秀科学家实事求是的品质。这种真实比镀金简历更具说服力,传递着宝贵的科学精神。
整治学术浮夸风,需要构建全新的评价环境。科研机构应建立严格的成果发布机制,对夸大宣传坚决说“不”;媒体报道要严守专业底线,别把学术新闻变成娱乐八卦;公众也要提升科学素养,用批判性思维看待科研信息。只有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规律、包容失败的氛围,科学家才能抛开“完美人设”的包袱,专心搞科研。毕竟,真正的科学偶像无需虚假光环,真实的学术人生也不该像“饭圈”包装偶像那样刻意塑造。
“转载请注明出处”
岐山一校二年3班 李岑熙在这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辽沈晚报小记者团就像一支充满好奇的探险队,一同揭开《皮皮鲁和鲁西西》这部电影神秘的面纱。光影闪烁间,我仿佛跟着皮皮鲁和鲁西...
I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在今天的第 27 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了 2025 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IT之家汇总如...
新华社杭州7月5日电(记者唐弢、刘铭翔)“出门就像一头扎进桑拿房,连呼吸都带着灼烧感!”这是这几天杭州市民的切身感受。热,热,热!“出梅”后的浙江随即就“拉响”了高温警报...
水母网讯(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孙洪安)您留意过小区的电梯吗?不少用了十年以上的电梯就像“老病号”,经常出毛病,运行时哐当响、直晃悠,甚至突然“罢工”困人,万一...
资料来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山东省中医药推广交流中心)(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原标题:从一首改编歌曲引发的争议说起(锐见)这些日子,一档音乐综艺节目中,年轻歌手对流行歌曲《李白》的改编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改编版强化了电子国风的特色,歌词中加入“游戏...
都说山很高其实一个肩一心装满山一手撑起天肩是最初山山是永恒肩在风雨的山在岁月的肩守护的力量默然无声从巍峨峰峦到家的屋檐那个沉默的背影用一生诠释最厚重的爱与诺言(大众新闻记...
【1】北京本科志愿填报6月27日开启6月12日,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北京高考已落下帷幕。今年评卷工作分科目集中进行,各科目均实行网上评卷。6月下旬,考...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韦东奕开通个人账号,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粉丝关注。截至6月11日,其个人账号粉丝数量突破2400万。据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官方权威发...
朱永华韦东奕事件又有新进展。据最新消息,北大校方与家属沟通后,韦东奕个人社交账号更新按下暂停键。自韦东奕走红以来,偷拍视频贩卖牟利、AI换脸伪造内容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