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实现首航。
爱东营讯极目远眺,海水湛蓝,渤海湾的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
4月29日上午,由秦皇岛港出发的“鹏安”轮运载6.4万吨煤炭,稳稳停靠在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标志着该泊位顺利实现首航。
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项目位于东营港一突堤西南侧,项目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能够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对打造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这片曾以“黄河入海口”闻名的泥质海岸线上,一座现代化深水大港正崛起为环渤海经济带的耀眼明珠。
潮起渤海湾:四十年磨一剑的港口蝶变
1985年,东营港在渤海湾南岸破土动工,开启了“向海要发展”的征程。作为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1995年东营港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自此跻身国际航运舞台。截至目前,港区已建成11.4公里引桥,13公里南、北防波堤,15.3公里长的10万吨级航道、61个生产性泊位(其中32个对外开放),配套49公里公共管廊带与2200万立方米仓储库区。根据规划,全部码头建成后吞吐能力将达2.44亿吨,成为黄三角地区辐射晋冀的综合物流中心。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点,东营港承担着特殊使命:它是东营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核心依托,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服务基地,更是山东省原油运输的“咽喉要道”。其腹地覆盖四市42家大型炼化企业,年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超2亿吨,同时承接中海油年1000万吨原油上岸任务,远期将达1500万吨。这种“炼化集群+能源基地”的独特区位,使其成为环渤海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的“特色枢纽”。
创新建港路:破解自然与机制双重难题
在东营港建设者眼中,这里既是“天赋之地”,也是“挑战之境”。渤海湾泥质海岸建深水港本属世界难题,而东营港通过持续不断的关键创新,书写了“向海而胜”的传奇。
早期受技术限制,东营港采用“引桥延伸”模式,建成11.4公里引桥及18个中小泊位。但随着船舶大型化,无掩护作业导致年有效作业天数不足260天。2013年,一场“海洋工程革命”悄然展开:投资数十亿元建设13公里南北防波堤,形成16.4平方公里避风港池,将作业天数延长2个月,同时规划64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现在港池内风平浪静,就像一个‘海上湖泊’,大型船舶随时可安全靠泊。”东营港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振坤感慨道。
与传统港口不同,东营港开创了“政府主导公益基建、社会资本投资码头”的多元模式。政府先后投资80多亿元建成防波堤、航道等公共设施,并三次修订总体规划,将航道等级提升至10万吨级;同时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超过162亿元,中海油、宝港国际等企业纷至沓来。“政府把‘巢’筑好,企业这只‘凤凰’自然愿意来。”山东海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尚海涛说,其2×10万吨级码头投用后,企业吞吐量一年增长8倍,彻底告别了“小船倒运”的历史。
当周边港口纷纷角逐综合性大港时,东营港选择“避其锋芒、扬己之长”——聚焦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目前港区34个相关泊位年周转量占比超70%,2024年港口吞吐量9115万吨,同比增长26.4%,其中外贸进出口激增330%,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这种“专业化突围”策略,使其在环渤海港口群中独树一帜。
攻坚“亿吨大港”:2025年的冲刺密码
桩机轰鸣,吊臂起落,港区工地一派热火朝天。2025年,东营港迎来“亿吨大港”决胜之年,11个总投资137亿元的项目正重塑港口能级。
在距岸60公里海域,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进入最后冲刺:63公里长的海底管线已铺设完毕,增压平台建设过半,7艘辅助船舶即将完工。“项目投用后,25万吨级超级油轮可直接靠泊,每吨原油运输成本节省30元至50元,年节约超10亿元。”徐振坤介绍,这意味着东营港将跻身“超大型船舶接卸港”行列,彻底改写“大油轮进不了渤海湾”的历史。
在陆域,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进行迁改作业。这条9.1公里的铁路线预计2026年通车,届时山西煤炭、国外矿石可通过“铁路——港口”无缝中转,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与此同时,6.6公里疏港公路、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同步推进,一幅“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蓝图正加速落地。
港口兴则产业兴。目前东营港与地方产业关联度达90%,近三年对GDP贡献率12%,年节省企业运输费用15亿元。在港区腹地,总投资208亿元的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项目、500万立方米油品储罐等一批延链项目正如火如荼。“港口吞吐量每增加1000万吨,可带动临港产业新增产值300亿元。”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泽田介绍,富海、鸿丰等超千亿级产业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吞吐量3000万吨,形成“以港兴产、以产促港”的良性循环。
站在新建成的10万吨级通用泊位上,远眺正在建设中的25万吨级码头,东营港的“十四五”蓝图清晰可见:2025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2030年达1.5亿吨,最终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这不仅是一组数据的跨越,更是发展能级的跃升:通过深水化、专业化、智能化升级,东营港将成为黄河流域对接“一带一路”的前沿窗口,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重要一极。(来源:爱东营)
8月23日深夜,新乡胖东来“三胖”店公示当天招聘进度。截至当日,招聘报名系统数据显示,系统注册信息13.2万人,其中8.3万人成功完成基础信息投递。据公示信息,在完成基础...
财联社8月20日讯(编辑 胡家荣)今日港股市场呈现分化走势,汽车板块逆势上扬。截至发稿,小鹏汽车-W(09868.HK)、蔚来-SW(09866.HK)分别上涨4.28%...
决战三季度 决胜全年度为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大“高新”力量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 李如鹏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调度推进会议吹响了“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的冲锋号,高新...
边检执勤民警的坚守与付出默默滋养着“长兴”的长久兴旺。大连边检站供图静卧北方,腹地广阔,被渤海辽东湾温柔拥入臂弯的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大连长兴岛。大连边检站执勤九队与十...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
在2025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吉利管理层表示,公司已步入强劲增长周期,随着“一个吉利”战略深化落地,整合协同带来的效率红利不断释放,公司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11%至300...
眼下,福建厦门同安区五显镇四林村的水稻田一片金灿灿的。望着丰收的景象,当地村民说:“这可多亏了补水。”今年春天,随着莲花水库泵站的开启,汩汩水流直奔汀溪总干渠,每天13万...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林泳坤 黄燕燕8月16日下午,在泉州港石湖作业区6号泊位码头前沿,1074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首尾相接,在驾驶作业人员的操作下,依次平稳驶...
中国神华(601088)8月15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A股股票8月18日(下周一)复牌。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国源电力100%股...
8月14日,港股小幅收跌,南向资金小幅净买入10.34亿港元,非银、创新药方向持续走强。产品表现上,以港股通非银(513750)、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为代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