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蒙自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2025-04-24 15:15:00

今天(4月23日)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在刚刚召开的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

蒙自再次获得沉甸甸的荣誉:

蒙自连续五届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此外

蒙自连续七届荣膺

“云南省双拥模范城”殊荣

“双拥模范城”已成为蒙自

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标识



蒙自,作为滇南重镇,国土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4镇4乡5街道,居住有汉、彝、苗、壮、回、哈尼等19个民族。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兵城”的美誉,这里红色基因深厚,双拥传统源远流长,鱼水深情早已融入城市的每一处角落,扎根于军民的心中。多年来,蒙自市始终把双拥工作当作关乎全局的重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高标准推进,双拥工作水平大幅提升,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开创了军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崭新局面。


01

强化组织领导

开创双拥共建新局面



蒙自市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制定出台一系列双拥工作政策文件,为双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开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02

紧盯急难愁盼

精准破解"三后"难题



安置就业有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的决策部署,四年来,接收计划安置转业军官16 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02人,接收安置率,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率均为100%,做到了安置对象、接收单位、部队“三满意”。制发就业促进、创业扶持、教育培训等配套文件4个,将就业创业与矛盾化解、困难帮扶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推出20条稳就业刚性措施,在金融、税收、场地等方面大力扶持。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就业+创业”双导向、“培育+激励”双驱动,推行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一站式集中报到服务,四年累计举办招聘会13场,推送岗位2800余个,381名退役军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完成全市587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全员适应性培训,连续3年开展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子女入学零障碍。现役军人子女优先入学入托,进入城区优质学校(园)。采取现役军人子女家长择校(园)意愿报名,市委退役办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审核的方式,保障军人子女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解除军人的后顾之忧。五年共有811名军人子女优待入学入托(含2025年,军人子女报名优待入学人员139人,其中幼儿园13人,小学99人,初中27人)。


家属安置稳军心。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国防无小事”“部队再小的事,也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大事”工作理念来解决官兵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预留岗位、定向招考等方式,妥善安置随军随调家属,让军人家庭得以团圆,使军人能够安心服役。2021年以来,共解决55名随军家属工作调动和就业安置。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国防无小事”“部队再小的事,也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大事”工作理念来全力解决官兵的急难愁盼。


03

创新特色载体

奏响军民同心最强音



褒扬英烈固根基。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826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维修改造,烈士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102冢散葬烈士墓的迁葬维修工作。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烈士公祭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营造了崇尚英烈、缅怀先烈的良好社会氛围。2025年,蒙自银河小学开展的“红领巾向英烈致敬”活动被央视《军事频道》广泛宣传;军地联合举行的蒙自市“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也在4月5日的《云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拥政爱民显真情。2021年以来,驻蒙部队先后投入2180余万元支持蒙自乡村建设与发展,从党建、产业、村容村貌到“三通”建设,处处都有部队和子弟兵为民造福的身影,部队挂联的期路白、老寨等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驻蒙部队还在全市10余所学校长期开展“1+1”捐资助学活动,先后投入300余万元支持希望小学建设,积极融入蒙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



尊崇优待落实处。在全省率先推出“蒙自爱国拥军码”,持有该码可享受拥军食堂8折优惠午餐,免费进入景区等优待政策,进一步为优待证赋能增效。首家举办“双拥杯”足球赛,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增进军民情谊。开办“拥军门诊”,让军人和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医疗保障的同时,叠加享受“拥军医疗服务”,联合医院对优待对象开展义诊,为行动不便的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预约上门诊疗服务,实现全省优抚医院服务“零的突破”,探索建立了“常态化、精细化、多元化、特色化”退役军人优抚医疗服务新模式。在全州首创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拥军力量,打造首条“爱国拥军示范街”,397家商户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多方面的优待。开通“‘双拥号’公交专线”,面向全国现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城区免费乘坐,增强了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幸福感、尊崇感。成功举办军民同庆迎新联欢晚会并在《人民日报》刊发,浏览量达53.5万人,摄制的双拥之歌《爱我人民爱我军》MV在社会广泛传唱。


04

深化涉军维权

筑牢法治护军新屏障



多角度探索司法拥军崇军模式,“军地协同司法拥军服务中心”“军地协同司法拥军服务站”在各个共建单位落地开花。积极推出“1+N”拥军服务品牌,在服务中心(站)设立军人军属优先窗口、开辟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开设涉军维权服务热线,成立老兵调解室、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等,打造多维立体拥军司法服务模式,以一“中心”多“站点”多维辐射方式,不断完善司法拥军工作机制。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老兵调解室”,聚焦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政策解答、困难诉求帮扶等工作。四年累计帮助退役军人290余批次,获得退役军人由衷点赞。



蒙自市的双拥工作,是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实践,是军民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时代赞歌。未来,蒙自市将继续秉持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让双拥之花在蒙自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贡献蒙自力量。


内容由中共蒙自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制图:欧阳倩文

部分图片来源往期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推荐

  • 2025-08-31

    今天(8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

  • 2025-08-28

    【新闻随笔】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用户发视频称,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在行李转盘附近,用垫子接住传送带上的箱子。视频发出后,不少网友对这份工作表示羡慕,这位...

  • 2025-08-27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第41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做好系列宣传庆祝工作。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2025-08-25

    近日,织金县“家庭治疗”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会举行,各乡镇(街道)业务人员、妇联专干、儿童主任、志愿者,“守未联盟”检察官、心理医师、心理教师和专业社工共3...

  • 2025-08-17

    来源:人民日报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军区詹娘舍哨所,孤悬云端。这里氧气稀薄,风雪如刀,不易前往。然而,40多年间,通往哨所的崎岖山路上,常能看到山南仁青岗村3位藏族阿妈的...

  • 2025-08-10

    马 硕编者按冼星海、马思聪、关山月、陈残云、沙飞……广东文艺名家在抗战期间的创作成果,是中国抗战文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岭南抗战文艺的历史成就,阐发广东经典抗战文艺作品...

  • 2025-08-08

    为进一步规范征兵政治考核的组织程序和方法,提升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质量,确保为部队输送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优质兵员,近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组织召开2025年下半年征兵政治考...

  • 2025-07-25

    7月25日,省委书记刘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

  • 2025-07-25

    编者按:躬耕深野处,芳华恰自来。在建安区,有这样一群青年选调生,他们响应号召、担当作为,扎根基层、砥砺奋斗,他们努力克服“水土不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披荆斩棘,用热血担当...

  • 2025-07-21

    为深入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近日,民联镇积极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撂荒地摸底整治工作。强化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