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事周评丨大众汽车一季度利润暴跌,“五一”期间高速充电量创新高

2025-05-05 18:13:00

01.赛力斯提交赴港IPO申请

4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赛力斯此次赴港IPO拟募资金,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营销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10%用于运营资金。港股成功上市后,赛力斯大概率将加速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开拓。

点评

2024年财报显示,赛力斯全年营收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59.46亿元,已经是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后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其主要车型问界系列全年交付42.69万辆,问界M7、M9均处于细分市场销冠地位,新能源车毛利率升至26.21%。不过,在当前出海浪潮下,赛力斯的海外收入占比仅2.9%,要实现世界级豪华汽车品牌的路,还需要全球市场的支持。

02.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一季度财报

4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一季度财报。其中一季度营收776亿欧元,同比增长2.8%;交付新车213万辆,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率从6%降低至3.7%;税后利润21.8亿元,同比暴跌40.6%;季末净现金流330亿欧元,同比下跌3.6%。

点评

大众销量增长、但净利润反而暴跌,官方给出的原因是新能源车利润率大幅度低于燃油车,因此影响了财务数据。不过这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大众在欧洲地区高企的生产成本:如果不尽快落实降本增效,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落败。好在目前大众已经和小鹏、地平线等中国企业展开合作,有望背靠中国市场,打一场翻身仗。

03.小米汽车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进入5月份,小米汽车在SU7新车定购页面中将“智能驾驶”(简称“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这一措辞调整引发行业关注,被解读为对技术定位的审慎修正,避免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产生过高预期。

点评

更名反映出车企在技术宣传上的合规意识增强,但可能削弱产品科技感标签。未来需平衡营销创新与用户教育,避免因术语模糊导致信任危机。

04. “五一”假期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5月1-2日全国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1,59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创历史新高。充电高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反映新能源车长途出行接受度提升。

点评

充电量激增印证新能源普及成果,但城乡充电设施分布不均问题凸显。未来需加强偏远地区基建,并探索换电模式补充快充短板。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许方华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