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眼前老有黑影、视力骤降,误以为视疲劳,原来视网膜已多孔脱落

2025-05-20 11:49: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祎

“终于又能看清黑板了!”近日,在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的诊室里,12岁的小康(化名)十分兴奋。谁也想不到,这个戴着厚重镜片的男孩,几个月前左眼视力仅剩10厘米指数,右眼视力仅有0.12,经过该院院长吴建华教授团队实施的高难度“补网”手术,这个被家族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和600度高度近视双重威胁的少年,终于重获光明。

几个月前,12岁的小康发现左眼视野中总有一块挥之不去的黑影,且视力急剧下降。父母起初误以为是学习压力导致的视疲劳,直至黑影范围扩大、视力模糊到难以行走,才紧急带他就医。经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小康被确诊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更令人揪心的是,其左眼视力仅剩指数10厘米,右眼视力也仅有0.12,双眼健康岌岌可危。

“患儿情况极为复杂,既有600度的高度近视,又有家族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史,视网膜结构脆弱如同‘危墙’,轻微震荡就可能引发脱落。”该院眼底病专科张睿副主任医师解释,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轴长过长,视网膜被拉伸变薄,加上遗传性病变,小康的视网膜已出现多个裂孔,导致眼内液体渗入并引发反复脱离,若不及时手术,将面临永久失明风险。

面对小康复杂的病情,吴建华教授团队决定为其施行“巩膜环扎术+视网膜冷冻术+激光光凝术”联合治疗方案。手术中,专家首先通过巩膜环扎缩小眼球周长,减少视网膜牵拉;随后用冷冻技术封闭裂孔,再以激光精准“焊接”视网膜神经层与色素层,三重“加固”为脆弱的视网膜筑起“防护网”。

近日,小康来院复查,经检查,其左眼矫正视力已由指数跃升至1.2,甚至超过很多普通人的正常视力标准。“原本以为孩子要失明了,没想到还能恢复得这么好!”小康父亲激动不已。吴建华教授坦言,此类复杂病例的视力恢复程度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得益于手术时机的把握和精细化操作。

“近年来,青少年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显著增加,有相当一部分高度近视人群会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致盲风险。”吴建华教授强调,高度近视绝非“多戴一副眼镜”那么简单,若叠加家族遗传史,患者视网膜可能如“薄纸”般脆弱。

吴建华教授提醒,高度近视人群由于眼轴变长,视网膜被牵拉变薄,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正常人的数倍。有家族性视网膜病变等遗传因素的人群更是高危群体。这类人群除了要严格控制近视发展,还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一旦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要立即就医,抓住治疗的黄金时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