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七旬老人为救孙子砍伤醉汉获认定正当防卫,正申请国家赔偿

2025-05-23 13:00:00

近日,“为救孙子砍伤醉汉老人已申请国赔”一事在网上引发网友热议。5月21日,潮新闻记者从海南临高县七旬老人杨成杰的辩护人、北京富力律师事务所王艳涛处获悉,该案目前已提起国赔申请。当天,杨成杰的儿子杨先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海南二中院立案庭出具接收清单 来源:受访者

“这个事情确实对家庭影响蛮大的。”杨先生向记者回忆道,事发当天(2017年8月31日),醉汉杨某扔石块打砸杨成杰家厨房,闹事期间掐住其年仅9岁孙子的脖子。为保护孙子,杨成杰持镰刀将醉汉杨某砍伤。据了解,双方此前曾因土地纠纷产生矛盾。

据媒体报道,事发后,杨成杰首先被处以治安处罚,两年后被警方刑事拘留,最后被法院判处故意伤害罪,最终获刑8个月。2021年,该案件二审终审,维持原判。

杨先生告诉记者,在父亲杨成杰服刑期满后,他开始寻求法律援助,希望借助新闻媒体发声,为父亲讨回公道。在代理律师和杨先生的坚持下,临高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于2023年5月19日对杨成杰作出不起诉决定,认定其没有故意伤害的犯罪事实,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时隔两年,2025年5月19日,系杨成杰案件申请国家赔偿期限的最后一天。杨先生和代理人王艳涛都向记者证实,已在最后期限内向海南第二中院申请国家赔偿。而此前,他们一直在准备材料,同时希望追究相关办案人员责任。

杨先生坦言,自己原先在广州做生意,这件事发生时,本来计划回家乡创业,但也就此耽搁,经济上也陷入困境。而对于杨成杰来说,他曾对媒体记者表示,对于这样的结果他特别高兴,而在被判刑入狱前,他还在村里担任职务,他说:“我希望能尽快恢复职务,回归正常的生活。”

根据提供的《国家赔偿申请书》显示,在请求支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金外,其中特别提到要求法院院长以公开登报方式赔礼道歉;同时要求依法对相关侦查人员、作出逮捕决定的检察官、出庭的检察官等启动追责司法建议,或将其违法违纪犯罪行为移送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杨先生告诉记者,5月19日,海南二中院立案庭出具接收清单,注明已经收到相关国赔申请书,申请的赔偿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内共计128万元。他还表示,如果能获得赔偿,对家庭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王艳涛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信息。

到底何种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教师王伟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他直言,案中,司法机关应当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内涵及外延,敢于从正当防卫这一制度背后提倡的私权保护、私权救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出发,在分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大胆认定,推动和完善正当防卫制度的司法实践,维护防卫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和谐安定。

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王逸芸律师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司法实践更注重从行为人的角度,综合考量面临不法侵害时的紧迫状态和合理反应,避免“唯结果论”。例如,2022年12月22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明确,因琐事争执,过错方先动手且手段过激,或一方先动手,对方努力避免冲突仍遭侵害,还击造成对方伤害的,一般应认定为正当防卫。

事实上,针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长期存在把握过严甚至严重失当等问题,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提出:“适时出台防卫过当行为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明确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

另外,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准确理解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对于正当防卫案件要坚决依法认定,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其中,第六条强调:“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

王逸芸直言,正当防卫的核心在于平衡个人自我保护的权利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在确保保护个人权利的同时,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潮新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