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线上购药因便捷高效已成为不少患者的新选择。然而,部分电商平台处方药销售乱象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用药安全。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电商平台网售处方药过程中,患者无须上传病历、处方等资料,“医生”在缺乏实质性医疗评估的情况下“秒开”处方,甚至存在“先药后方”现象。此外,部分在线诊疗平台的处方药销售页面还存在违规展示、超适应症宣传和销售未获批药品的情况。
乱象一:
处方审核形同虚设,“先药后方”成潜规则
实测:10s,从问诊到开处方
“秒开”处方、“先药后方”……近日,记者登录多家电商平台,提交购药申请,实测了线上买药的全过程。
记者发现购买处方药的流程异常简便,消费者无须上传病历、处方等资料,在线医生“对药下症”秒回复、缺乏实质性的医疗评估。
记者在某平台下单处方药玛巴洛沙韦后,平台提示“请选择线下已确诊疾病”。记者仅在“疾病栏”选择了“流行性感冒”,并确认“已确诊此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很快,记者的购药订单通过了验证。
提交清单后,系统跳转至问诊板块。系统显示一位汉中百寿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生”已接诊,并发来一段固定内容:“您好,我是医生××,已收到您的开药诉求,正在为您诊断开方,预计1分钟内,请不要离开。”“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信息需要补充?如无,我将依据您的病历资料开具处方。”“是否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使用该药品过程中是否有过敏和不良反应?”
记者全程无任何回复,医生瞬间将处方开出,并发来用药建议,该问诊对话随即结束。从问诊到开方,仅仅10秒。
记者实测在某平台购药,10S后医生开出处方
在另一个外卖平台上,购药则更加“便捷”。记者在好药师大药房下单奥司他韦等处方药过程中,“在线开方医生”在未向记者确认是否已在线下医院首诊,以及未询问疾病史的情况下,就已经跳转到付款页面。
完成付款不到半分钟,就显示有骑手接单。记者发现,电子处方已自动生成,病症描述写为“咽炎”“流行性感冒”,从而使得症方匹配;病例信息一栏,则自动显示无过敏、无家族病史、肾功能正常等信息。
记者实测在某外卖平台购药,全程无沟通,付款后处方自动生成
夜间开方也无限制。记者分别在凌晨1点、4点线上下单,此时开方速度与白天无异,互联网医院医生“秒接单”,处方也是“秒开”。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表示,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现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均明确规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药方后,药师要进行审核。
“现实中,一些平台选择‘AI开处方,客户直接取药’的模式,跳过传统的处方开具、审核环节,把开方直接变成了‘卖药’。这类行为严重违反我国药品管理规定,也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邓勇说。
乱象二:
违规展示处方药信息,偷换包装销售非法药品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在线诊疗平台的处方药销售页面存在违规展示的问题。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药品网络销售平台/网站(含应用程序)首页、医药健康行业板块首页、平台商家店铺主页,不得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或提供药品说明书,页面中不得含有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然而,记者实测发现,在多家直播电商平台搜索“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时,其包装、标签等信息仍被直接展示在销售页面,且未与非处方药区分标注。点击页面,可通过包装图片看到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某电商平台截图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上的商家还存在处方药超适应症使用宣传,多家药房通过篡改药品包装、名称等方式违规销售未获批药品的情况。
例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局部麻醉药物,其获批适应症主要用于皮肤表面麻醉(如浅层外科手术、针穿刺等),但近年来在电商平台上被商家大量宣传为“降低敏感、房事延时”的男科用药。
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电商平台一些商家的销售页面被包装为“房事延时”产品,直接标注“男科疗效”等超适应症宣传,并公开说明用法。
“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杜绝盲目自我药疗。”多位医生向记者表示,国家药监局尚未批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延长射精时间,该用途属于超适应症使用。自行长期使用会导致多种副作用。
某电商平台买药页面
本维莫德乳膏是国家医保乙类药品,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稳定性寻常型银屑病。
然而,多家直播电商平台所销售的“本唯抑菌乳膏”包装和“本维莫德乳膏”高度相似。商家将原药品包装上的商标替换成“某某堂”,并标注“新批次、新日期、新包装”,宣称产品从“本维莫徳乳膏”升级“本唯抑菌乳膏”,同时说明书内容将正品主要化学成分改为中药成分,并突出“治疗银屑牛皮癣”等疗效表述。
某电商平台买药页面
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并未找到本唯抑菌乳膏获批上市的相关信息。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本唯抑菌乳膏”涉嫌销售假药,其名称、包装与“本维莫德乳膏”高度相似,存在混淆消费者视听、虚假宣传疗效的嫌疑。“根据规定,药品名称的变更和标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任何未经授权的更改都是不被允许的。”
付建指出,该行为涉嫌多重违法:其一,擅自使用与正品高度相似的名称及包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禁止仿冒有一定影响的商品标识”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其二,替换原药品商标可能侵犯商标权;其三,违规销售未获批药品违反药品管理法,若产品实质为假药,商家最高可面临货值金额30倍罚款或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第三方平台应当加强检查,对入驻平台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和配送等行为进行管理,督促其严格履行法定义务。
付建表示,第三方平台若未对入驻药房的药品销售行为尽到严格的审核、监测和管理义务,放任违规药品在平台上销售,需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新闻网)
沈阳网2025-09-11 13:41:27“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截图近日,针对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
国家药监局8月28日发布通告,经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12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共17家企业生产的2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一、经江苏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澳美...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车子穿行在太行山脉中段的“S”形山路上,只见峭壁摩天,双崖欲合。苍松翠柏间,一段段残垣断壁、一排排经过修复的石屋静静矗立。“这就是黄崖...
总台记者24日获悉,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站所在区域发生火情,消防人员正在进行处置。起火的是核电站外围变压器组,并不属于核电站本身的设施。目前库尔恰托夫市的电力供应正常,核电...
暑假期间,放假在家的孩子们接触手机、网络的时间随之增加,但是暑期上网也要当心受骗。本文梳理出几类高发的案件类型,揭开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设下的骗局。16岁姐姐陷骗局13岁妹妹...
近日,总台财经调查记者接到群众反映,眼下一些销售和田玉的市场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和田玉的认知不足,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财经调查记者走访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育銮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发布全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
近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一名33岁中国留学生遭五名当地未成年人殴打致重伤送医救治,此事引发关注。8月10日,南都N视频记者从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获悉,该馆已通过主动联系受...
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24日,记者实地探访涉事企业。浮选生产实...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7月21日,抚顺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和京东三家平台进行约谈。抚顺市市场监管局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