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4+12+57” 成都打造国际一流商圈矩阵

2025-08-23 09:33:00

春熙路商圈。

记者22日获悉,《成都市商圈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印发。《方案》强调,将聚焦“4+12+57”城市商圈格局,即4个世界级商圈、12个城市级商圈、57个区域级商圈,推动片区联动、资源融合,实现商圈质量整体跃升。

根据《方案》,今年,成都将在“4+12”核心商圈举办30场以上大规模促消费活动,吸引30家现象级品牌首店入驻,引入20个国际知名品牌;推动2条核心步行街景观升级,促进5条商业后街业态优化,力争实现全市重点商圈商业销售额增长6%,实现商圈经济规模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构建商圈差异化发展格局

《方案》明确,“一圈一策”推进商圈优化提升,构建“世界级商圈引领、城市级商圈协同、区域级商圈特色支撑”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对于春熙路商圈,《方案》又一次明确紧扣“国际时尚消费地标”定位,提出了推进四圣祠、华兴街更新,拓展春熙街巷、太古里等漫游体系,提升沉浸式体验。

交子公园商圈将围绕“公园+科技+融合”主题,通过引入跨界项目、构建特色场景、推进重点工程,塑造差异化国际消费新标杆。

西博城商圈依托西部国际博览城优势,在构建会展消费生态上,引进高端品牌发布、国际论坛等多元业态;在优化消费环境与流量转化上,开发“会展+文旅”线路,配套国际餐饮、时尚购物等服务。

天府枢纽商圈,立足成都交通枢纽定位,以“空铁联运+国际消费”为核心,打造辐射全球的门户型消费枢纽。

对于蓉北枢纽商圈、宽窄巷子商圈、万象城商圈等城市级商圈,《方案》强调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各自特色。如宽窄巷子商圈,要紧扣“天府文化体验高地”定位,推进宽窄巷子二期扩建与骡马市片区更新,重塑“老成都+新消费”街区风貌。

对于区域级商圈,强调完善便民服务与特色消费功能。《方案》列举了怡心湖商圈、内蒙古大道商圈、文脉坊商圈和龙兴集商圈。以怡心湖商圈为例,明确了推进环湖商业带、邻里中心更新,拓展滨水步道、主题商街等漫游体系,引入潮流首店和社区便民业态等方向和具体举措。

以AI推进重点商圈场景创新

《方案》聚焦空间优化、场景创新、环境提质、模式创新,提出16项重点工作。

在实施空间优化行动方面,提出打造国际一流商圈矩阵,推动春熙路、交子公园等商圈对标国际标准,持续完善商业设施与文化、交通功能协同,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天府枢纽、西博城等商圈对标国际先进枢纽经济区与会展商业综合体标准,强化交通枢纽与商业空间的无缝衔接、会展资源与商业业态的深度融合。

推进存量商业载体更新升级。明确将开展商圈活力指数评估,并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多元化业态,推动首批32个存量商业载体提质升级改造。

实施场景创新行动。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将聚焦高端消费、时尚潮流领域,遴选一批具有标杆性的商业空间与创新场景,持续发布首发载体清单,打造首发集聚地,持续打响“FA@成都”首发品牌,建设国际化新品首发中心。培育多元融合业态,推动汽车主题公园、电竞赛事等重大项目进商圈,引入策展式零售、主理人经济等新兴业态。

推进商圈数智化转型。鼓励商圈建设智慧商街、智慧商店,在重点商圈试点AI市集、无人机展演、AI照相馆等场景。打造全时段消费生态,重点打造春熙路、宽窄巷子、东郊记忆、铁像寺水街等多个夜间消费地标和夜间消费打卡地。同时,打造市内免税购物消费场景。

实施环境提质行动。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重点提升入境支付便利化水平、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同时,完善全龄友好公共配套、优化交通组织与慢行系统、构建诚信消费体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孟浩

本报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推荐